•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国际社区
  • 产服体系
  • 产研中心
  • 党建FM
  • 加入我们
  • 云端小镇

/uploads/20210629/958be682738f8b6747c37fd98bf005f0.jpg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 领导关怀    >
  • 小镇新闻    >
  • 媒体报道    >
  • 通知公告
  • 领导关怀
  • 小镇新闻
  • 媒体报道

安徽大学绿色金融沙龙首期暨复旦绿金政策沙龙(33期)成功召开

3066 阅读 2024-04-19 15:40:37





为深入研讨安徽省绿色金融发展的路径和关键举措,4月15日,由安徽大学碳中和智慧评估与政策协同创新实验室、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安徽省金融类特色小镇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安徽大学绿色金融沙龙(1期)暨复旦绿金政策沙龙(33期)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社科楼D403成功举办。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安徽大学碳中和智慧评估与政策协同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田淑英、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志青以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沙龙交流中,李志青详细比对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6)和《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两份纲领性文件(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从“主要目标”“绿色低碳转型范围”“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约束机制”“地方绿色金融”“激励和制度保障”“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深入剖析新旧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的调整变化。 

李志青指出,主要目标由2016年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为新版《指导意见》提出的“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2035年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更加成熟”;而绿色低碳转型的范围则由“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相对低碳的行业”,向“支持高排放行业和高排放项目绿色低碳转型,包括清洁运输、清洁取暖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转变。在地方绿色金融方面,由“探索通过再贷款、宏观审慎评估框架、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等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向“深化绿色金融区域改革。稳步有序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和改革路径,做好试验区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转变。这些都标志着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正逐步由狭义绿色金融走向广义绿色金融,由绿色金融产品和政策创新,向全面支持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发力。

会上,田淑英则围绕《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结合安徽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提出:安徽省需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加强与国际接轨,加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促进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整合,提升绿色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促进安徽省绿色低碳发展等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此次沙龙活动中,安徽大学碳中和智慧评估与政策协同创新实验室、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三方还围绕《安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3)》的编纂和修订进行了热烈研讨,并就后续聚焦安徽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以及各类产学研活动的策划与举办进行了深入对话和交流。







本期作者 | 车宏生 本期编辑 I 胡霈霖 本期校对 I 汪晓雪

一审 | 汪晓雪 二审 | 徐颖奇 三审 | 程丹润


一审汪晓雪 二审 徐颖奇  三审 程丹润

END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所有 @2021合肥滨湖金融小镇管理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皖ICP备18005319号-6

  • 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