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合肥市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季度“赛马”工作,6月28日,由包河区财政局、包河区科技局联合主办,合肥市首批科创金融工作站(滨湖金融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数字经济孵化器承办的“包河区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交流会”成功举办。在此次交流会上,江淮汽车、国科检测、华益药业等科技企业代表与徽商银行、杭州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合肥科农行、滨湖源泉担保等金融机构现场对话,就如何跑赢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贷款增速、科技企业上市这场“赛马”进行了踊跃建言,包河区科技局副局长张健、包河区财政局副局长汪骅出席了此次活动。

科技企业的成长历程一路闯关夺隘,金融资源如何既能“锦上添花”,又能“雪中送炭”,还能“慧眼识珠”?如何走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双向寻找”的死循环,架设一座银企“双向奔赴”的桥梁?作为合肥市首批科创金融工作站,金融小镇科创金融服务管家也在此次交流会上也深入摸底科技贷款增速的痛难点。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立春在交流会上表示,从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及汽车销售形势来看,类似江淮汽车这样的大型国企也面临着降本增效尤其是降低金融融资成本的现实任务;在提高科技贷款增速方面,不仅有赖于企业实际项目及产线建设需求的扩充,更需要金融机构创设符合企业发展现阶段的创新金融产品。比如,考虑到国内车企的价格竞争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壁垒,江淮汽车对于绿色金融产品,尤其是有助于企业及产业链获得绿色专项积分,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ESG)水平的金融产品仍保有着较大的兴趣和需求。
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汪雪梅、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财务部长夏丽君也在交流会上先后聚焦提高科技企业授信额度、加强贷款补贴政策兑现力度等进行了积极建言。

在此次交流上,徽商银行、杭州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合肥科农行、滨湖源泉担保等6家金融机构代表也现场针对如何跑赢科创“赛马”贡献了一批金点子。
杭州银行合肥包河支行副行长于海涛在交流会上表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贷款增速,需要聚焦制约科技企业获得贷款的疑难点来针对性破解:从过往科技贷款的实际案例来看,往往存在着规上企业“硬塞”贷款,中小微企业“还要”贷款的现实反差。具体主要集中于三大难题:一是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获得资质首年后往往存在着“授信透支”的情况,二是部分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企业倾向于向投资基金尤其是风险投资要股权融资;三是少部分科技企业整体业务模式仍倾向于贸易型。 招商银行合肥滨湖科创支行科创客户经理蔡明舒在交流会上表示,作为招商银行在合肥市唯一的科创试点支行,针对科技中小微企业出台了多款定制化的科创金融产品,该系列产品审批均为线上化,对于企业的科技资质评分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对于报表类的考量则相比传统信贷模型大幅降低。此外,招商银行还针对科技中小企业建立了覆盖信用类产品、供应链金融类产品等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有些科技中小企业企业如果自身就是某龙头企业的供应链,那么也有可能依据实际反向‘占用’大企业的授信额度。”
从交流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包河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51家。为进一步落实合肥市推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季度“赛马”工作,今后,包河区财政局将携手包河区科技局,以及区内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建立更为畅通及时的信息交流渠道,并面向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建立双向“白名单”:依托金融机构精准筛选一批具有投融资条件和需求的科技企业名单;依托政府部门面向科技企业公布一批具有较高科创金融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名单。本期作者 | 车宏生 徐颖奇 本期编辑 I 李享 本期校对 I 汪晓雪一审 | 李冰 二审 | 徐颖奇 三审 | 程丹润